一、指导思想:
围绕残疾人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及奉贤区爱贝早教指导中心的工作计划,研读《纲要》、《规程》、《03方案》以及全国听障儿童全面康复的理念,依据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听障儿童听觉口语的特点,开展学前听障儿童个体康复训练,以及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家庭康复训练,着力推进聋儿康复的指导工作。
二、现状分析
1、班级情况
本学年度,语训老师安排一周五个半天的工作量,每周二至周六,每天安排一组家庭进行个训活动。充分利用语训时间与聋儿以及聋儿家长进行交流,及时反馈个训活动的情况,根据时间情况及时调整语训计划,并指导家长在家庭中积极开展家庭康复训练。
另外,由于听力检测室的创建,每个周六还需要合理安排时间开展听力检测活动,为本区的听障儿童免费进行听力检测,并整理相关的资料。
2、个训情况:
目前有5名聋儿以及聋儿家庭接受康复指导服务。语训老师将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合理安排个训时间,做好个训工作,并认真完善聋儿的档案资料。4月康复离训的聋儿有三名,需要做好后续离训后的追踪记录。
新收的两名听障儿童,都属于言语障碍,有自闭症的倾向,接受康复训练也比较晚,错过了最佳康复期,其中一名连基本的发音都表现出困难,另一名是在入小学之前被要求延迟一年。针对这两名新收儿童的康复训练,需要根据时间情况作调整。
3、家长工作:
年轻的父母总是以“工作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为借口,把家庭康复训练的任务,在不自觉中交给了祖辈家长,而祖辈家长对于孩子的康复问题上或多或少存在着溺爱的问题,为了能让这个矛盾有所缓解,本学期将继续开展家庭式亲子拓展活动,利用父辈休息的时间,进行野外拓展训练,这样既可以增加了父辈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也减轻了祖辈的负担,从而使父辈家长明白,孩子的家庭康复训练应该以父辈为主,祖辈为辅。
三、主要目标:
1、根据聋儿的实际情况,分析聋儿的语训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聋儿个训计划,确保聋儿语训工作有序开展。
2、通过“阳光宝宝”家长学校的各种康复形式,指导家长明确当前的康复目标,认识家庭康复意义和作用,增强家庭康复责任意识,为听障儿童的康复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3、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利用各类培训活动,积极探讨有效的康复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康复技能,为聋儿语训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四、具体措施:
1、对在册的5名聋儿进行语训活动,重视个别语训的具体计划与安排,根据宝宝不同的听力受损程度以及语言发展基础,制定相应的个训计划,因人而宜。
2、大胆尝试开展新的服务项目,为全区的听障儿童提供免费检测听力的服务,整理相关的信息资料。
3、结合中国聋儿康复中心全国康复教师专业技能大赛,积极参加第二届全国大赛上海选拔赛,认真做好复习准备工作。
4、继续开展“阳光宝宝”家长学校活动,组织家庭式的亲子拓展活动,并邀请历年来已经康复的孩子共同参加,指导家长在生活中开展家庭康复训练,展示孩子们的本领,提高家长对自己孩子康复的信心。
5、结合上海市语言康复评估测试的题型与内容,拟定相应的模拟考卷,继续建立评估测试模拟考卷资源库。
6、积极参加上海市聋儿康复职业培训中心与市特教委的技术培训活动以及各类教研活动,吸取其他聋儿语训老师的优点,掌握聋儿语训的方法和指导技能。
7、继续做好信息管理工作,积极配合市聋康与区残联,做好聋儿康复信息的管理和统计,不断完善聋儿康复信息,使信息规范化。
8、做好学期工作总结,整理聋儿语训档案,并积极配合市聋康、区残联做好本区内一系列聋儿语训工作开展的报表。
五、分月计划:
7、8月份:
1、参加市聋康组织的专业技术培训活动。
2、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合理安排好聋儿个训时间表,并及时通知家长。
9月份:
1、分析聋儿现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个训计划,并及时调整。
2、组织“阳光宝宝”家长学校活动,结合教师节,开展DIY香草植物手工蜡烛 的亲子活动。
10月份:
1、积极参加市聋康的教研活动。
2、结合中华传统教育,开展聋儿语训班自制绘画京剧脸谱的亲子活动。
11月份:
1、统计下半年聋儿语训状况,并认真向区残联领导进行汇报。
2、开展“聋健合一”活动,参加中心内公益活动。
12月份:
1、组织聋儿语训班参加中心内的亲子嘉年华活动。
2、完善市聋康信息管理平台,及时做好信息的上传与调整工作。
1月份
1、撰写聋儿语训学期总结,整理各类档案资料。
2、认真做好聋儿语训工作汇总,并向市聋康、市残康办作汇报。
以上是本学期最初的语训计划,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不断的补充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