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们,请查收我区教育局致大家的一封信!
亲爱的贤城学子、家长朋友:
您好!根据最新疫情防控有关部署,为确保广大师生安全和健康,我区自3月12日起,中小学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幼儿园、托儿所停止幼儿入园,各类培训机构和托育机构不得开展线下培训和托育服务。在疫情背景下开展在线教学工作,尤其需要我们守望相助、齐心协力、家校合作,守护健康安全,做到“停课不停学”。
一、居家学习,坚持防疫不放松。居家学习期间,不参加校外或跨校的聚集性培训、学习和交流等活动,减少外出,不去人员密集性场所,不参加各类线下培训和托育服务,自觉拒绝各类无证无照的培训机构和托育机构,强化自我防护。家长及其他同住人员非必要不参加各类人群聚集性活动,不去人员密集性场所,减少外出,如必须外出请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二、合理安排学业,保持生活起居规律。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参加在线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在线学习期间,不浏览与学业无关的网上内容,不迷恋网络游戏,注意用眼卫生。保持与学校、老师的畅通联系,有问题问老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做到早睡早起,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注重日常居家锻炼。
三、乐于奉献爱心,保持乐观向上。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志愿服务,奉献爱心、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如出现心理不适或情绪困扰,且无法自我调适,可通过“上海健康云”APP疫情防控上海公共服务平台或24小时上海市心理热线962525、奉贤区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4009208761进行线上咨询。
四、注重亲子交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要主动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加强亲子交流,了解孩子在居家学习期间的身心状况。主动联系学校和老师开展好在线教学工作,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营造温馨、快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居家学习环境。
疫情无情,教育有爱。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克疫情,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感受特别的爱,收获别样的成长!
如您遇到孩子教育方面的其他问题和困难,请及时联系班主任或学校导师,也可拨打学校热线(可在奉贤教育微信公众号“服务大厅”的“公示公告”栏目中查询)或奉贤教育热线021-37597011(工作日上午8:30-11:00,下午2:00-5:00)咨询。
最后,祝各位学子学业进步、七彩成长!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平安如意、幸福美满!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在“停学”居家期间,请各位家长坚持“疫情防控不停、防范措施不减”的原则,科学防疫,继续防疫“三件套、五还要”,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请大家继续做好自身和孩子的疫情防范。
为了确保孩子和您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爱贝早期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向全体家长发出温馨提示,请家长朋友们积极配合。
1、戴好口罩
在室内人员密集,空气流动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包括乘坐公共交通、电梯、商场购物、收取快递外卖等,都应规范佩戴口罩。
2、保持距离
减少疫情期间外出活动,如必须前往人群密集或相对密闭的场所,在公共场所内遵守秩序、避免拥挤,自觉与他人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的人接触
3、文明咳嗽
咳嗽、打喷嚏时尽量避开他人,用纸巾或弯曲的手肘遮挡口鼻,防止飞沫四溅。使用后的纸巾立即扔到有盖垃圾桶并及时洗手。
4、勤洗双手
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咳嗽打喷嚏遮掩口鼻后、接触生鲜食材前后,都要及时用流动水加肥皂或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尤其牢记不要用脏手触摸眼口鼻。
5、开窗通风
经常开窗通风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疾病传播风险,至少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
6、做好监测
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呕吐、腹泻等症状,要戴好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就医过程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规律作息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引导孩子每天早睡早起,规律作息。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只有睡眠充足才能身体好。过于晚睡的孩子,由于身体的免疫功能长期得不到恢复,容易受环境中的病毒、细菌和疾病的侵袭。
8.均衡营养
给孩子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保证充足的能量供应。建议多吃新鲜蔬菜(尤其各种青菜)、水果、瘦肉、蛋、奶、鱼、豆制品等食物。
若孩子食欲欠佳,就遵循少食多餐原则,进食半流食或流食类食物,比如牛奶、蔬菜粥、瘦肉鱼肉粥、面片汤、鸡蛋羹等好消化的食物。
督促孩子多饮水,以白开水为好,多排汗、多排尿。均衡饮食,保证大便通畅,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
避免给孩子进食辛辣刺激性或重口味的食物,避免多食油炸高糖类食物,如油炸薯条、油炸鸡块、巧克力、奶油蛋糕等,此类食物易引起消化不良。
9.适当运动
坚持每天运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毒能力。因为运动不仅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运动时,切忌不要让孩子出大汗,孩子新陈代谢旺盛易出汗,如没有及时更换衣服,很容易受凉感冒。
10.心理健康
与成人相比,儿童生理和心理都在发育的关键时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更弱,因此父母不仅要做好儿童的身体防护,更要注意儿童的心理防护。父母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方式,简单清晰地告知病毒和疫情的相关信息。对于婴幼儿,家长可以用形象趣味化的方式来解释病毒和疫情。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努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