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岁──半岁的儿童每天钙的适宜摄入量为 300毫克,如果婴儿缺钙会出现夜啼、夜惊、烦躁等现象。正常情况下,婴儿可以通过母乳获得钙成分。专家建议:哺乳期间母亲多吃含钙食品和补钙冲剂,以保证供给婴儿足够的钙,母乳补钙是一条科学的途径。当然这是一般情况,如果某些婴儿出生后,经医生诊断属“缺钙”类型,可以在母乳外吃一些补钙食品,此时需根据医生建议。需不需要给婴幼儿补钙,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医生有不同的要求。由于我国北方地区阳光照射强度较弱,营养结构不够全面,所以医生一般建议在两岁之前给孩子补充一定量的钙质。两岁大的宝宝已经开始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可以从中吸收各种营养,其中也包括钙。
这些原因可能导致孩子不到两个月就出现维生素缺乏:
1、母孕期不注意补充复合维生素,给婴儿的贮备不足。
2、孩子早产,该贮存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比如铁)还来不及贮备充足。
3、孩子出生后乳母偏食,奶中某些维生素供给不足,原有贮备很快消耗殆尽,不及时补充维生素必然会缺乏。所以,在补不补维生素和补多少的问题上也应遵循个体化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新生儿期孩子很少晒太阳,而能在体内合成维生素D的先决条件是皮肤要接受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的发生。这就是孩子出生两周后(15天)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的理由。
补钙与维生素的几个小招数:
烹煮骨头汤时,加点醋,有利于钙的溶出。烧菜时'加入乳酪或豆腐'后者钙的含量很高。 避免让宝宝被动吸烟。
丢失钙的陋习:
1、牛奶过度加热,破坏了其中的酵素,妨碍钙的吸收。
2、在吃肉的同时喝牛奶,过多的动物性蛋白会使尿中钙质的排泄增加。
3、贪吃快餐食品。可乐类的饮料及加工食品(如香肠、火腿)通常会添加磷酸盐,而过量的磷会影响钙质的吸收。
4、饮食太咸。过量摄取纳盐会使钙通过尿液流失。因此吃辅食的宝宝一天喂食1~2次稍咸的食物即可。
5、骨头汤里放菠菜、竹笋等含草酸较多的蔬菜,一旦蔬菜中的草酸与钙合成草酸钙,钙即很难被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