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学堂

我眼中的早教——培养0-3岁孩子的规则意识

发布日期:2020-09-30 15:20:59   来源:走走12班 方浩宸家长   点击量:

如果此时此刻,问你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心中,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的内心可能会出现这些词:纯真、可爱、活泼、调皮、聪明、放肆、无序等等字眼,这应该是儿童应然的样子。但是一说到规则,可能如今有很多父母特别是年轻的父母会表示反对,认为规则就意味着束缚、禁止、约束。而在规则教育下的孩子,就意味着没有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时代。那么,我们是否需要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想必,大部分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宝宝在跟大人交流时,无来由的拍打家长;又或是在表达情绪时,手拍脚踢。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家长又是怎样反馈给孩子的呢?有放任的,认为孩子还不懂事,只是在玩闹,更有甚者,一些爷爷奶奶觉得宝宝力气大,是一件好事,孩子活泼,无需阻止。在我看来,虽然此时孩子是无意识的一种行为,但还是要加以制止,给宝宝正确的引导。有研究表明,在孩子无意识时的一些经历比之后的教导会产生更大的影响。所以,在此时,以行为告知宝宝一些事是不正确的是非常重要的。

举一个自己孩子的例子,我们家宝宝从18个月开始接受早教,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当老师在示范一个动作时,还没等老师说完,他总会迫不及待地站起来,然后跑到老师的面前去重复他认为对的动作,其实我知道他的行为并不是故意的,而是因为老师所师范的这些他都会,加上性格比较急,才导致老师还没说完就着急地上前示范甚至拿玩具。当出现这些行为时,我当时的反应是马上把他抱回了原来的座位,因为我觉得这可能影响到老师的正常教学包括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小朋友的正常上课。抱回来后,我还是对宝宝的行为表示了鼓励:刚才老师示范的动作,宝宝也很想尝试对不对,不过先和妈妈耐心地等老师做完我们再去尝试。还有一次,早教中休息时间段小朋友可以吃东西,宝宝便拿着还没吃完的香蕉突然离开了座位,试图去游戏区域边吃边玩,我把他试图抱回来试了两次,还是不行,后来老师过来对宝宝说:如果想要玩,不可以拿着吃的过去,后来宝宝就放下吃的去玩耍了。我说的这两个行为,我只是想说,当孩子出现一些行为可能会影响到他人时,或事规则之外,父母不应该忽视这样的行为,而是应该及时引导或制止。所以,规则并非约束,束缚,而是意味着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也能一定程度地降低危险系数。

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画个圈拘束宝宝的行为或思维,而是以一种适当的方式,告诉孩子哪些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可以做的,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生活规律,想必这也是如今的家长们选择带宝宝参与早教的原因。从早期开始培养,让一下好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在宝宝身上扎根,帮助孩子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