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学堂

我眼中的早教------会玩的孩子不会差

发布日期:2023-05-27 14:48:23   来源:跑跑6班王艺诚家长   点击量:

孩子的世界你们不懂!零到三岁是孩子最天真、最美好、最有趣的成长阶段。运用一句俗语“三岁看老”。这个时期是孩子学习、模仿能力最强的时候,是培养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

那么怎么教,如何教成了每个家长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但是好孩子真的是教出来的吗?难道说只有“贵”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吗?难道说只有“严”的教育才是合格的教育吗?难道说只要把孩子培养成言听计从、墨守成规,才是家长们心中的乖小孩么?一万个难道,道不清,说不明,孩子们的世界你们真的懂吗?

八零后的我们一路磕磕碰碰,从读书到就业,一路走来从没让父母省心过。一眨眼,我们的宝宝们扛过了我们肩上的大旗,又让他们的爷爷奶奶们放不下心来。工作的环境,竞争的压力,让我们无暇顾及孩子们的感受,很多时候都是由父母在照顾我们的宝宝。然而隔代的教育常常让孩子缺失了很多的母爱和父爱。孩子们的身心必然的不到良好的发展,势必会为他们以后的性格缺陷埋下伏笔。

孩子会玩不是“罪”。在爷爷奶奶们看来,孩子的玩耍、嬉闹或许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烦恼。他们时常喜欢到处放玩具、喜欢在墙上作画、喜欢研究马桶、喜欢敲敲打打、喜欢玩水等等。听着都让人头痛,很难想象他们会纵容孩子的任意妄为。通常他们的做法总是严厉禁止、更有甚者打骂孩子,难道这一样真的是在教育吗?一个孩子的世界里,没有了这些“胡闹”,那让他们又何去何从呢?孩子们的内心该有多么的痛苦啊。他们没有能力反抗、他们只能接受,他们会化悲愤为什么呢?总之他们不会像成人那样或者想勾践那样励精图治、奋发有为。这里没有否定爷爷奶奶们做出的贡献,只是方式方法有欠妥当,或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未尝不是好事。

聪明的孩子才会玩。上天给每个父母都是一样的孩子,但是每个家庭却培养出了各自不同的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写照,最好的教育在父母。老婆给我上了一课,我儿子经常是奶奶带着的,奶奶常常在家做家务、烧菜,所以我儿子经常去的两个地方是厨房和卫生间。一天,他在厨房里把盐罐打翻了, 但是他母亲并未去责骂他而是和他一起在地上玩盐,我很不解,但是后来我老婆说他在动脑子想怎么玩,盐在手里是这个感觉,味道是咸咸的。我一下子醍醐灌顶,很多智力的开发或许就在这不经意间发生了,而不是刻意的、抽象的去跟他说盐是粗糙的、咸的、一粒粒的,来的更直截了当。对此我感到很欣慰,好妈妈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庭教育是最潜移默化的早教。在面对孩子坏的表现时,父母任意表露情绪,可以强化情绪。相反,尽可能地抑制情绪,则会削弱情绪。有时候可能在和孩子抬杠的是家长,孩子是一面镜子,他把童年最美好、最童真的时期都留给了我们,原我们可以在他这面镜子面前留下爱和好习惯,让他受用终生,给他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性格,让他们去面对以后的人生,这比留下财富更为可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