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园深入贯彻《上海市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依据区早教中心工作要求,结合早教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通过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模式,探索幼儿园、家庭、社区三者教育的有机联系和综合功能发挥的运作机制,形成教育的正向合力,推进0-3岁婴幼儿的教育。
一、不断提升教师早教理念
1.加强理论学习
认真结合《上海0-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对03早教教师开展相应的理论学习和解读、培训,从而使教师们对0-3岁婴幼儿的年龄特点有了更准确的把握,早教活动前组织教师培训大家一起分析活动的安排需要作如何的调整,完善活动目标及教师指导家长的策略。
2.老带新共成长
早教活动中每个班级一位老师参加,新教师对早教指导不熟悉,每次活动安排一名有经验的教师与新教师配合,让这些新教师了解活动的目的,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使得活动能顺利开展。
3. 外出培训提高能力
为了更好的开展早教活动,本学期我园早教负责人参加上海市“育之有道”等一系列早教活动讲座,专家大咖的讲座让其受益匪浅。为老师及时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掌握更多的关于0-3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生长发育中的关键期,更好的为早教中心的教育提供最好的知识和技能技巧。
二、积极转变家长观念
本学期,我们根据上级要求开展了一次讲座、两次亲子游戏指导活动。根据家长需求及我园的实际,我们开展了丰富的指导内容:亲子游戏、专家讲座、健康检查等活动。活动中我们关注对03家长的指导质量,引导家长用科学的教养方式养育孩子,帮助家长梳理正确的育儿观念。
1.活动室满足兴趣需要
本学期,我园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资源,在原来开放操场器械的基础上,开放了图书吧、淘气堡、后花园各班教室等场地场所。我们早教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也不同。活动的内容涵盖了生活、游戏、运动、学习,各自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了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合理安排不同月龄的宝宝在不同的时间段参与到各个场地的活动,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游戏方法,让家长和孩子充分与这些资源进行互动,调动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的积极性,共同分享亲子游戏的快乐,让孩子玩得更加开心、快乐。
2.活动中重家长指导
亲子集体游戏活动的主体应是多主体的,即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有效的互动,才能更好地促进亲子间的沟通,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但由于我园0-3岁农村家长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科学早教知识的缺失以及落后的世俗演习的家教缺陷,在0-3早期亲子活动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如缺乏耐心,包办代替;如过于规范,又如任期所好,放任自流……针对此现状,我们在指导亲子活动中,我们经常选择一些家庭中常见的物品作为教具,使家长便于模仿。与此同时,我们还非常注重对03家长进行指导,帮助家长避免包办代替。遇到可多种形式进行的游戏,我们更会让家长有触类旁通的思考,提高自己在家指导孩子的能力。
3.活动调整增加质效
考虑到参加早教的人数比较多,为了避免了拥堵和长时间等待的现象,我们采用了凭券入场的方式三个年龄段同时开展亲子游戏和早教指导。家长在来园登记时,根据宝宝的年龄段发放给家长相应的入场券,入场券上标明该年龄段的亲子游戏、早教指导的时间、地点等,家长根据提示去相应地点进行活动,并且配有专门指引的老师在楼梯口为找不到地方的家长耐心服务。我们为不同的年龄段设计了不同的亲子游戏、亲子运动等活动,很好的激发起幼儿和家长的参与积极性。在过程中不仅让幼儿在各方面有了发展,更让家长充分了解了指导婴幼儿开展活动的方法,积累了相关的科学育儿技能,教养水平都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三、努力进行自我完善
由于早教活动参与者大都来自周边外来务工人员,有较大的流动性,在活动开展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
1.活动后材料器械不能物归原处,有随意摆放等现象,提供一些标记提醒家长做到文明参与早教活动,同时,需要老师进一步督促和提醒。
2.随着家长的育儿观在增强,我们教师在能力上也要逐渐家长,努力寻求可行性较强的育儿观。
本学期的早教活动,我们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不断提高早教工作质量,通过我们的指导,使幼儿园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使更多的家长提高了自己的育儿水平,使幼儿园、家庭之间建立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共同推进0-3岁婴幼儿的教育,使我园的早教指导水平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