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主张

早教,指导的是孩子,也是奶奶——“03早教与我同行”早教指导案例

发布日期:2019-05-15 15:57:28   来源:江海幼儿园 姚萍   点击量:

背景:

南桥镇社区活动中心501室是一个定点的社区早教点,基本上是我们江海幼儿园的老师在担任早教指导的工作。早教时间因为是在工作日(每周的周二到周四),所以带孩子参加早教的基本上是奶奶。

实录一:

10月16日,周三,轮到我去社区活动中心参加早教。

那天来的奶奶和宝宝很多,有三十多对。在奶奶和宝宝进入铺着地毯的活动区后,我发现奶奶们把鞋子全脱了,宝宝们却有一半多穿着鞋子,有的还是小皮鞋。我提醒奶奶们帮宝宝把鞋子脱了再玩。喊了几声,还是有好多位位奶奶只管聊天,并不去帮宝宝脱鞋。无奈,我走到这些奶奶身边劝说,奶奶们纷纷说:“我们小孩的鞋子是很干净的”“我们孩子脱了要冷的”“我们孩子还不大会走路”……我听出,奶奶们其实是担心脱了鞋子孩子会着凉。这我能理解,便笑着说:“其实这里的地毯蛮厚的,不会冷的。而且,孩子赤脚走路能刺激脚底的穴位,促进孩子身体的发展,就像你们每天去走石子路一样。再说,等会孩子会越来越多,如果穿着鞋子,不小心踩到别人或者自己摔交了,都有可能会弄痛别人也可能弄痛自己的……”我的话还没说完,就有好多奶奶符合着“对呀对呀”,而那几位奶奶已在给孩子脱鞋了。

分析:

隔代带孩子总会小心翼翼的,就怕孩子冷了、冻着了。所以在奶奶们参加早教活动时,就喜欢按着自己方式、按着自己对冷热的感觉来做,所以开始奶奶们明知道进入活动室是要脱掉孩子的,却仍让宝宝穿着鞋子玩。而我的及时调整说话方式,用奶奶们熟悉的“走石子路”和“宝宝赤脚走路能刺激脚底穴位”联系起来,奶奶们就很自然地接受了。

实录二:

在自选玩具活动时,有个小男孩非常活跃,跑东跑西地挑玩具,看中了其他小朋友手里的玩具,就走上前去大声喊叫:“这是我的!”小朋友让给他了,他就拿着玩一会,然后又去找新的玩具;小朋友不给他,他就不由分说把小朋友推倒,抢夺玩具。一会就弄哭了几个小朋友,而奶奶在边上不停地说 “不要打人”“不要抢玩具”效果却不大。我便上前制止了这孩子,并把他抱到奶奶身边,给了他一个玩具后让他好好地玩,不能跑走,然后和奶奶一起边看着他边与奶奶沟通。告诉奶奶这么大的孩子还不太懂得“与人分享”的道理,喜欢独占玩具,但任有他这样下去,到上幼儿园后应该会分享玩具时,他还会习惯性地抢。这样非常不好,所以在他还没形成习惯时,就应该坚决制止……看着在我们两个较“强势”地要求坐在奶奶和老师中间、如今玩得很认真不再抢玩具的孙子,奶奶夸孙子:“难得会玩得这样乖。出来到底也懂点道理了。”之后我与这位奶奶又说了一些纠正孩子习惯的小方法,奶奶欣然接受。

分析:

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其实很多是在家长的“培养下”形成的。特别是在父母比较忙、孩子大部分时间是祖辈带的时候,祖辈的“隔代亲”更容易纵容孩子养成坏习惯,而那时祖辈又会很无奈地觉得自己再怎么要求孩子改正也不会有效果,便很无奈地放弃。其实,祖辈在潜意识里还是出于溺爱孩子,舍不得用较强硬的方法去纠正;而借口总是“这孩子天生皮,没办法”。

今天的这个男孩子在我要求奶奶配合的“强硬”要求下,变得能专心地玩自己手中的玩具,放弃了抢玩具,让奶奶看到了大人态度与孩子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我想应该也能让奶奶了解孩子好习惯的养成还是需要成人比较强势的约束和教育的。

反思:

作为幼儿园老师,去社区开展早教活动,对教育孩子来说有一定的专业优势。但从今天的早教活动中,我感受到,光有对孩子教育的优势是不够的,03早教因孩子和奶奶们一起参加的,所以我觉得对奶奶们进行早教观念和方法的沟通、指导,将让03早教工作更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享到: